打入人群,從問候和食物開始

許多國家母語不是英文,只要你會講幾句當地語言,當地人一定會很開心。最重要是「開口」,不管去哪個國家,即便只是最簡單的「你好」,都代表你用心學習,是真正想接近他們的文化。搬去法國前,我只學過1週的法文,語言程度近乎於零,只會1句“Bonjour”(你好),但我不害怕,反正到當地,一定會認識新朋友。

 

我曾到一個完全不會英文的家庭,用生澀的法文一字一句自我介紹:「你好,我是Janet,我來自……」吃到好吃食物,擠眉弄眼大讚:「太美味了!」全天候暴露在外文環境裡,反而學得快,通常對方也很有耐心聽我慢慢說,到第6個月,日常對話已經非常流利了。

更進一步,如果能講出當地幾個食物的名字,親切更加分。其實每個國家人民都對自己的食物很驕傲,聽到你有研究,正中下懷。到帛琉前,我就特別學了幾道菜的名稱,當地人聽了很開心,開始用半生不熟的英文和我交談。

這其實很像小孩子牙牙學語時,讓當地的「大人」們一一告訴你這樣東西「叫做什麼名字」,距離自然拉近。open your mind,是了解當地文化最便捷的路。

歹勢,廁所在哪裡?

到每個國家,「你好」、「謝謝」是一定要學的,但我最喜歡問的其實是:「廁所在哪裡?」

有時我甚至還會加一句:「我拉肚子啦!」這句話通常會讓對方大笑。這就好比你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,明明不太會講中文,卻皺眉用台語問你:「歹勢,便所抵兜?偶烙塞!」這有多親切!不管對方見到你面之前有多緊張,聽到這句話一定大笑開懷。

光這一套「你好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廁所在哪裡?」的「旅遊必備語言」

三招兩式,搞定老外

即使不如Janet精通多國語言,還是有撇步,讓你更快打入老外的世界,地球是圓的,只要敞開心胸,交朋友,其實一點也不困難。

1.開場話題:找出雙方的「最大公約數」

即便母語不同,找到共通點就可以打開話匣子。遇到熱愛運動的老美,告訴他們「台灣有個在紐約打球的Chien-MingWang」,若對方恰巧是洋基球迷,多開心可想而知。

外商公司業務經理黃冠璋曾在美國、荷蘭有豐富的工作經驗,他建議,若知道客戶的喜好,見面前可做些功課,像他平日關注的各項運動國際賽事,就成為聚餐時很棒的暖場話題。

其次,黃冠璋認為,「吃」通常會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。除了有系統地介紹台灣食物做法,甚至可準備一套結合風俗文化的民間故事和外國朋友分享。

2.從細節中展現熱情

來到台灣的外國人,一定對這片土地有想像或好奇,這是你可以展現誠意以及創意的機會。

展現熱情之外,商業上基本禮節還是要遵守,台灣卡西歐公司營業本部本部長葉建源舉例,交換名片時,最好當面念出對方名字,和對方眼神交會。一方面幫助記憶,表達尊重,另一方面若發音不準確或重音位置擺錯,也給對方機會適時糾正,省去日後一錯再錯的尷尬。

「職銜」也是一大要點。葉建源表示,在第一時間就看清楚對方名片上職稱,就算不能夠牢記,互動方式應該如何,也有個底。他強調,日系公司特別注重階層,下屬對長官說話都要立正站好,最忌亂了分寸。歐美系公司相對來說就開放許多,職場互動可以輕鬆點。

最後,黃冠璋提醒,普遍來說,歐美人十分注重隱私,「家庭」或是「婚姻狀況」通常不是商務飯局中適合討論的話題。

 

轉自2008-04Cheers雜誌91期
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Login.action?id=5022700&page=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